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財務自由

既然這個部落格的副標題是 財務自由, 我想應該優先談談財務自由的概念.

一般來說, 財務自由的定義指 "被動收入超過生活支出". 這裡又多了兩個詞需要定義 -- 被動收入生活支出. 生活支出 比較直覺, 這就是你想過的生活品質的花費! 所以這是非常主觀的數字, 一個月五萬, 一個月十萬, 甚至一個月二十萬, 都沒有不可以! 只是可不可行而已.

被動收入 的定義比較模糊, 有人認為是 "被動收入是一種只要付出一點努力進行維護,就能定期獲得的收入。" 但是如何 "一點努力" 要如何去界定? 只要按按滑鼠用錢賺錢算不算一點努力? 如果算, 那麼炒作外匯, 股票當沖和期權交易也能算是被動收入! 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這類金融商品的交易往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盯盤! 所以用錢賺錢不等於被動收入!

關於如何定義"一點點努力", 我覺得有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經典港劇, 那就是"大時代". "大時代" 以香港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金融市場為背景的港劇, 主角父親方進新是一個專業投資人, 甚至在股票市場中打敗股市炒手 華人會主席 陳萬賢, 但是在一次意外中陷入昏迷, 幾年後從昏迷中甦醒, 當時大賺的投資卻已經變成壁紙, 可以說是家破人亡.


固然我們不需要考慮到這麼極端的情況, 然而如果從給家庭保障的角度, 我們應該更嚴肅看待被動收入的概念!

從財務安全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最理想的被動收入應該是 "付出努力建立之後, 無需費力維持就可以持續的盈利". 舉個例來說, 買房子出租算是被動收入, 雖然有一些維護的工作要作, 但是這些維護工作其實也可以交由代理人來做; 基本上股票和債券的股利也能夠算(賺價差不算), 年金保險應該也算! 當然我們必須先付出心力去建立投資組合, 但是建立之後就可以持續的盈利!

我這裡特別用"盈利"兩個字來定義被動收入, 因為以本金攤提的方式並不能算是被動收入, 舉個例來說 "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 也就是所謂的以房養老, 實際上是攤提自己的本金! 這個就不能夠算是盈利! 當然! 建立投資組合之後, 如果不管理, 還是有可能虧錢!(其實管了也可能虧錢!) 但所有的投資都有這種風險, 如果要考慮虧錢問題, 那麼大概沒有被動收入可言 -- 畢竟定存也可能因為通膨而虧錢....就算是版權和專利權的收入, 也會因為年限到期而價值消散.

回過頭來談財務自由. 如果一個人要算是達到財務自由, 就得先問她打算一年花多少生活費. 如果打算花 100 萬, 那麼一年的被動收入就要高達 100 萬! 直白地說, 資產足以安心退休就是達到財務自由! (嚴格來說有點不同, 安心退休應該是指資產在死之前花不完XD 所以如果本金夠多, 其實 0 被動收入也可以安心退休XD)

所以簡單的公式如下:
年生活費 = (資產提領率 + 年化通貨膨脹) X 總資產

因為 資產提領率 = 年生活費 / 總資產, 所以其實我們追求的實質年化報酬率就是資產提領率. 因此, 如果我們認為年生活費要 60 萬, 實質年化報酬率為 0.02, 則總資產需為 3000 萬! 所以越高的退休後花費, 資產累積的壓力也就越高.

因此, 要談財務自由, 就必須從財務規劃的角度來看, 而財務規劃的第一部, 其實就是記帳. 只有當你真正記帳了, 了解自己的花費, 規劃的提領數字才不會是空中樓閣.

舉個例來說, 有人為了早點退休, 會盡可能的壓低生活費, 然而, 在現實的壓力下, 例如保險和小孩的教育費等等, 生活費的壓抑是有極限的. 更何況, 刪減所有的娛樂費用來達到退休後的好日子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所謂的體驗人生, 是否還是要盡早在有體力的時候去做比較好? 這些都是在做財務規劃時應該要考慮的.

所以對財務規畫迷惘的人, 記帳是第一步. 我覺得 富朋友理財筆記 是一個蠻不錯的部落格, 把理財的基本概念重頭談起. 對理財沒有概念的人, 這裡是一個很好的起步點.

而這種踏實的起步, 才是真正的人生. 雖然在台灣, 財富自由的觀念是從 "富爸爸窮爸爸" 一書的風行所帶領起來. 然而, 這系列書也讓很多人忘記了財富自由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說到財富自由, 很多人都說就可以早點退休, 也常常聽到有人遙想退休後的娛樂,卻很少聽到有人談退休後的日子。

退休後,要做什麼?子女離家打拼事業,自己沒有工作,每天要做什麼事?注意,我說的是『每天』!旅遊很不錯,不過我想大部分的人也沒有辦法每天旅遊,而且也太累了。看電視?跟鄰居聊天?學畫畫?學土風舞?是很不錯啦,不過總覺得人生沒啥目標,修養個一年兩年當然還好,但是退休後如果還要活個十年,這十年也太無聊了吧? 雖然我個人不太喜歡慈濟,但是有事做總是不錯。人活在這個世界是需要『意義』的。

所以 "財富自由" 本身不是真正的目標, 而是讓目標變得更鮮明的替代目標而已. 千萬不要忘記真正的追求是什麼!

何謂投資

投資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 它背後的定義已經模糊, 為人所遺忘. 既然想寫投資理財部落格, 我第一個想寫的, 就是何謂投資?

有人會說, 投資就是用錢賺錢; 也有人會說, 投資就是買低賣高. 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要素. 試問 這種定義我們要如何區分 投資, 投機, 和賭博? 是不是比較保守的就叫投資, 或者有做過研究的就算投資?

在所有的書中, 我覺得凱因斯對投資的定義是最好的. 他認為 投資是追求標的物未來所能夠產生報酬的能力;而投機是追求標的物未來的價格。

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心態而不是方法或工具. 所以他沒有明言期貨或者彩券不算投資. 但是當你在做決策時的問題不一樣, 所選擇的工具和方法自然不同. "我想要找一個未來一段時間內能產生 N 元利潤的標的", 這個時候, 我們會想到的是能夠產生利潤的商品, 像是房地產租金, 股票股利以及債券利息等等; 但當我們問的是 "我想要找一個未來一段時間後能價格增加3成的標的" 時, 我們會想到的是期貨, 黃金和古董等等.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問, 那投機和賭博的差別是什麼? Victor Sperandeo 的定義非常精闢, 投機是透過風險控管追求期望報酬 (在勝算有利時才承擔風險), 而賭博是無視風險控管追求報酬.

這些定義都是這些大師幾經萃煉而得. 看似單純, 卻常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否已經偏離了原則.

這些定義可以很快速的幫助我們判定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沒有偏離: 開工廠是投資,買房子出租是投資,賺股利股息是投資;但是賺股票價差是投機,賺房價價差是投機,買賣黃金,貨幣,紅酒,或者藝術品,都是投機。當然! 人生是錯綜複雜的. 即使選擇了投資的工具, 也可能做了投機甚至賭博的行徑. 某些短線炒作股票, 買賣預售屋紅單的人, 他們甚至是賭博, 而不是投機.

所以心態才是根本. 當選擇了投資之路, 不只是標的選擇, 很多不同的細節也會跟著改變. 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就認為, 不管市價如何的變動,只有投資標的的股東盈餘才真正重要, 所以巴菲特在計算投資股票的損益時, 是用權益法去計算未實現利益, 而不是以市值減去成本來計算. 因為他選擇了投資之路, 他就有自己的價值計算. 這個作法和投機者截然不同.


這個部落格關心的是追尋財富自由, 而不是為了宣揚價值投資, 然而, 因為你的人生無法重頭, 我並不認為賭博或投機是很適合的方式. 孤家寡人或許沒有差別, 然而如果想要的生活願景中, 包含了家庭, 完整的考慮和風險控管是必須的. 只要不是把致富當作人生唯一價值的人, 投資都會是一條比較合理的路.